2016 年,在中國山東省焦家村一個新石器時代晚期聚落的挖掘過程中,發現了一群生活在大約 5,000 年前的異常高大的人的遺骸。 鑑於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高大,這些古老的“巨人”無疑是未來的先兆。

此次發掘工作由山東大學的研究人員領導。 據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報導,在焦家的一次考古考察中,他們在那裡發現了許多令人著迷的發現——包括 104 座房屋的廢墟、205 座墳墓和 20 個祭祀坑。 該遺址是黃河流域龍山文化聚居時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墓地,又稱“黑陶文化”。 這組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大約在公元前 3000 年到 1900 年在這裡繁盛。

值得注意的是,對挖掘過程中發現的骨骼的分析表明,古代人的身高異常高,其中許多人身高超過180厘米。 到目前為止,考古學家還沒有報告發現了多少遺骸以及他們的性別。 然而,據了解,他們發現的最高男子的身高約為 192 厘米。 對於他們的鄰居來說,這個定居點的居民當然看起來像是真正的巨人。 正如其他研究表明的那樣,典型的新石器時代男性身高約為 167 厘米,女性約為 155 厘米。

正如科學家們解釋的那樣,如此不尋常的高度可能是遺傳和環境影響的結果。 事實上,身高仍然是當今山東人的標誌性特徵。 根據2015年的數據,該地區18歲男性的平均身高為179厘米,比全國高出5厘米。

此次發掘的首席研究員之一方輝(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指出,發現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明從事農業,這意味著村民可以獲得各種豐盛且營養豐富的食物。 在穀物中,最常種植小米,而豬是畜牧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惠解釋說,這種穩定的飲食影響了古代中國人的身體比例,包括身高。
有趣的是,龍山文化中最高的人是在墓葬中發現的,考古學家將其歸因於社會地位更高的居民,這意味著他們比其他人吃得更好。

或許這個村子的鄰居沒有這麼多的產品和這麼均衡的飲食,而且環境條件比較惡劣,影響了他們的矮個子。 順便說一句,一些最小的史前人是中美洲瑪雅人:男性平均長到 158 厘米,而女性則高達 146 厘米。
然而,在新石器時代和龍山人之前,海拔作為一種有益的遺傳特徵很可能早就存在了。 捷克科學家(馬薩里克大學)最近進行的一項研究證明了這一點。 因此,在格雷維特文化中,發現了身高基因。 這些來自舊石器時代晚期的歐洲人生活在 50 到 10 萬年前,他們是猛獁象獵人,這可能影響了他們的身高。 最高的代表達到了182厘米的高度。
捷克研究人員的假設在很大程度上與中國考古學家的觀點一致。 因此,一篇關於 Gravettian 文化的文章的主要作者 Pavel Grassgruber 說:
“大量高質量蛋白質和低人口密度創造了導致高大雄性基因選擇的環境條件。”
但是,無法確定為什麼有些人群低而有些人群高。 影響人類成長的因素很多:生態、遺傳、各種疾病等等。 由於變數太多,科學增長的問題還存在很多盲點。